发布时间:
2012-11-07
访问次数:
119
|
人文学科研究生的教育困境与文化自救[*] 何祖健 文 春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虽在规模上已经进入了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之列,但质量问题日益凸显,文科研究生的教育尤其堪忧。湖南省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自2001年开始对本省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抽样检查评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研究生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湖南省近五年的论文评审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10年被抽查的论文11篇获A等,占总抽查比例的16.2%,为近五年最低;文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持续走低,优秀和良好论文所占比例减少,2010年占56.2%,既低于2001年首次抽查时的67.2%,也低于近五年65.1%的平均水平[1]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所有的教育问题, 对其终极的追问必然归结到文化问题。文科研究生教育在承担着繁荣和建设社会精神文化重任的同时,自身似乎也陷于文化的困境中。因此,对这一教育对象的研究,更需要一种本原性的文化观照。 文化的根本特质是“生活”。在迄今为止林林总总关于文化的定义中,胡适和梁漱溟将文化理解为“人们生活的方式”或“人类生活的样法”,被认为是对文化的一种本体性的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学的实质是基于生活方式之上的一种哲学思考。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研究生教育同样被文化所规定。如果将目光聚焦于文科研究生的科研活动与生活方式,通过对他们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研究诉求甚至处世态度等方面进行文化反思,运用文化学这种贯通“形上”与“形下”思维运思的研究方法,不失为文科研究生以文化自救来摆脱困境的路径之一。 一、人文学科研究生应认识到人文学科研究的文化特性 在中国现行的学术体制和学科分类中,我们习惯于把所有的学科分为人文社会科学(文科)与自然科学(理工科)两大类。这一将人文学科简单地视为“科学”,并与“社会科学”不加区别的分类,在逐渐迷失人文学科研究特性的同时,也导致以数字排座次、以数量看发展的评价标准弊端的蔓延。因此,从认知模式、研究途径与学术诉求等文化特性方面廓清人文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差异,是探讨文科研究生教育特性的前提。 1.在认识世界的方式上,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有“体知”和“认知”的区别 如同理性的逻辑思维和感性的直觉思维一样,体知与认知是人类思维方法的基本形态,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海外学者杜维明先生认为:西方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是“认知”,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体知”。在他看来,“认知”侧重对客观物质世界进行观察、分析、综合和判断推理,这是科学之知。而“体知”则强调外在知识与个人的生命体验的结合,这是践履性之知[2]。也就是说,“体知”是将认知活动融于体味、体会、体察、体验和体悟的全过程,通过个体生命的亲历性和在场感,实现知识与生命体验的融合。因此,体知以对知识与事物认识的直接性和实践性,与西方认知的间接性和思辨性的判然之别而成为中国文人特有的致思方式。这不仅反映出中西思维性格的区别,而且体现出科学与人文致思方式的差异。弄清楚重经验的“体知”和重思辨的“认知”的区别,不仅有利于了解文科研究的生活经验模式,更有助于我们对中国人文学科研究科学思维路径的把握。 2.在研究路径与方法上,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有着解释与实证的不同 人文学科是人学,其学术诉求是人的生命的内涵与价值,研究的手段是“理解”与“解释”。 “科学”是个外来词,《辞海》的解释为 “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本质与规律的知识体系”。“人文”却是个本地语,是中国古代对文化的一种传统说法。“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味着文化以文化人、以文化物的过程与结果。科学与人文虽无天壤之别,但在方法论的层面,却有着解释与实证的不同。科学需要试验的证明,人文离不开感悟与思辨。如果说科学的认知模式是在观察与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建立假想模型,最终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论证,而以文史哲为主干来指称,以人的情感、理想、信仰、价值等为对象的人文学科研究除了对人类大千世界的观察、认识和体验之外,还包含着研究者思想、情感和意志的介入与冲动。因此,文科研究虽也在观察和体验与思考的基础上,产生假想的命题,但多以内省、想像、体验、直觉等非理性为主,通过思辨论证而完成。 3.在研究的目标指向上,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有着应然与实然之别 科学与人文的基本范畴与方法的不同,也决定了人文学科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的根本区别。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种种现象的学科总称。从研究的价值目标看,社会科学关心的是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因此,它同自然科学一样,具有科学性、真理性和价值的中立性。而人文学科关心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意义世界,期望通过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以建构理想的人性,追求人生的完善。为了经济发展,对于经济学家、企业家来说,有时牺牲一些人文的东西,付出一些人文的代价,也许是不可避免的,而文学艺术的创作和研究则不能进行这种为求发展而舍弃人文关怀的选择,至少也必须强调鱼和熊掌兼得,理想的状态应是后者优先。因此,为了强调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的一门实证性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而不属于“人文学科”, S.布鲁斯在《社会学的意识》中指出,如果某人赋予社会学研究太过强烈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关怀,以至于以某种正义的激情淡化了社会学的科学性,那他就成了“江湖骗子”而应当被从社会学学术圣殿中革除教门[3]。这就说明,科学与人文研究目的上有着“是如何”与 “应如何”的价值区别。 强调人文学科独特的认知性、价值性与非实证性,并不是把它与科学性、中立性等对立起来,而是试图在明确特点的前提下,使人文学科研究生克服浮躁心态,注重对人类基本价值的关注,激发对“精神家园”的热情。这是实现文化救赎的前提。 二、人文学科研究生的专业阅读应注重整体贯通 大学本科教育是大众化的教育,而研究生教育则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特征,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更高层次的教育。如果将“知识”视为形成人的能力的阶梯和基础,能力视为人们依靠自我的智力,对知识与技能的转化与运用的活,那么,对文科研究生而言,从课程学习到日积月累的专业阅读,与古往今来的学者及著作的对话与辩论、质疑与批判,是文科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培养的核心环节。我国现行的文科研究生教育通常分成课程学习与论文写作两个阶段。在前一个阶段,研究生的主要精力在于完成学分与外语学位课程考试,后一个阶段则普遍将找工作和毕业论文的写作视为重要的内容。阅读——文科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综合分析造成文科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的诸多因素可知,专业阅读的缺失与失范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对于文科研究生而言,读书是手段,也是目的,是职业,也是生活。诚如著名学者李泽厚所言“文科和理工科不同,不搞实验,主要为看书”。一个人学术志向的养成,离不开一种理想的阅读姿态与境界。文化学者易中天在《易中天文集》第二卷前言中谈到自己幸运的学习生涯时说:“吴林伯先生成为我的指导教师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我用毛笔在宣纸上,把《文心雕龙》五十篇抄一遍。然后到他家里,当面用朱笔点断。那时住房条件很差。给我的待遇是在先生的书桌旁放一张方凳,算是小书桌,然后坐在小板凳上读书。所以,我的学问,不是坐‘冷板凳’,而是坐‘小板凳’做出来的。”[4]洞见症结,方能对症下药。今天的文科研究生教育为什么不能培养出像陈寅恪、王国维那样的一代宗师,碎片化的阅读是症结所在。《人均GDP与人类活动及行为的变化关系统计》研究表明,当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在1000~3000美元时,这个社会便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期,而这个过渡期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社会的“碎片化”。不难理解,现代社会利益族群的差异化诉求、社会成分的碎片化分割是这种极端去中心化、去主体化状态的背景与土壤。与这一时代环境应运而来的就是生活失去核心,信仰难以坚守,注意力无法持久,人生的追求日益成为凌乱的、无关联的碎片化生存。碎片化的生存境遇对文科研究生生活方式最突出的影响是碎片化阅读。当下,电脑和网络普遍成了他们阅读生活的窗口,经典被装进电视里浮光掠影,畅销被放进浏览器大肆横行。这种阅读往往满足于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当这种浅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时,读书、做索引、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便逐渐远去。各种文化激荡碰撞背景下的碎片化阅读不但难以使阅读者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与体系,而且易使涉世不深的年轻人面对光怪陆离的多元价值取向时,往往茫然失措、无所适从,甚至陷入迷惘与困惑。 虽然读书无禁区,但阅读却有方法,它关涉阅读时的心态、志趣与姿态。阅读需求有求知性阅读、休闲性阅读之分,文科研究生的阅读则应是一种以传承与创造为宗旨的专业性阅读,这是一种系统化与整体化的“深阅读”。首先,文科生的阅读不只是大脑的思维活动,更是心身一体的能动与整体性的体知过程。它不仅指认知主体心灵包括知性、情感、意志、意向等的整体性,也蕴含着认知主体心灵与自然社会相通的一体性。其次,人文文化是一个整体,学科之间不是拼盘,而是融会、贯通与渗透后的通达和通会。这一环节不仅是以主体学科为核心的各门科学知识的集中与补益,是对人文学科知识信息的鉴别、组织、改造和升华,而且是人文学科内部由此及彼的曲径通幽和由表及里的浸润。三、人文学科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中应培养历史性思维 毕业论文是衡量人文学科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它是研究生思想水平、专业素养及逻辑写作等诸种能力的表现。从管理上看,不能说高校对毕业论文不重视。以湖南大学为例,为把好论文质量关,学校制定了完善的学分制度、检查制度、评审制度、道德规范制度和论文撰写要求。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湖南省公布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样检查评审结果显示,湖南大学的文科硕士学位论文五年中优秀等级论文极少,其中,良好等级的论文由2006年的100.0%降至2009年的55.6%和2010年的37.5% [1]。论文质量滑坡趋势在其他高校中也普遍存在,以湖南省另一所“985工程”建设高校中南大学为例,该校优秀和良好等级的文科硕士论文比例由2006年的80%降至2007年的54.5%和2008年的30%,2009年该比例虽出现回升,但2010年又降至41.7%,而合格等级论文由29.40%上升至58.30%,更能说明问题。 文科研究生的主要科研活动就是论文写作,时间是论文写作质量的基本保证。可现在研究生花在毕业论文上的精力十分有限,写论文的时间多则半年,少则三个月左右,甚至花钱买论文也不乏其人。再加上扩招后研究生增多,导师忙于课题,也没精力修改论文,论文质量滑坡实属必然。如果我们将师生投入的时间视为文科研究活动的“硬件”,那么,作为文化心理诸特征集中体现的思维方式就是“软件”。从学术上分析社会对文科研究生论文的种种批评可看出,缺乏思维深度的表面化、缺乏思维整体性的片面化与缺乏严谨逻辑与论证的简单化是现存问题的关键。因此,要提高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质量,必须将研究生历史思维意识的养成作为重要内容。 人文世界的核心是关于人的价值与意义世界,人文学科研究的核心是人,人是它的出发点,也是它的归宿。但“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告诉我们,人是受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制约的活动者,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而社会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人的本质也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这就意味着以人为研究对象,与人相关联的所有人文学科不能离开具体历史时代和社会关系,必须把人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来考察,必须从历史中找到依据。正是基于这一维度,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6]一切现实的问题,其实也是历史问题。从研究的现实需要看,没有历史意识,我们不能真正地认识人;没有对人类社会历史性的认知,就不能真正地理解社会的现实,也不能为人类发展提供有用的对策。 对人文学科研究生而言,历史意识是通过厘清事物发展的原委,洞察事物的意义与运行演变的规律,来观察现实、探索未来的思维方法,而不是仅仅为了掌握一般历史知识。由于我们的研究生论文写作往往一着手便开论,其结果不是观点陈旧,就是内容重复,甚至难逃重蹈前人研究局限、制造文化垃圾之嫌。因此,我们不仅必须搜集和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以产生自己的思想,而且需从根本上把握人类文化的精神,改变孤立地考察文化现象的思维方式。在人文学科研究中,不仅哲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离不开历史意识的烛照,即使以研究“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为对象的新闻学也如此。因为新闻不但讲究时效性,而且离不开历史精神的滋养。早在中国近代维新运动中,以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维新志士就提出了“新闻即史”的观点。“报是现在的史,史是过去的报”,李大钊这一著名观点赋予了新闻厚重的社会价值与历史意义。新闻研究者以历史意识研究新闻学科所肩负的社会历史使命,就能以“鉴既往,示将来,导国民以进化之途径者也”的史家之精神,回击以“新闻无学论”为代表的各种轻估、质疑和贬低。 “以史为鉴知兴替”。强调人文学科研究生的历史意识并不意味着以历史学取代其他学科,也不是按照历史学科特殊视角去分析与研究现实,而是强调历史精神的注入,从而穿越现实,穿透迷雾,使历史理性有人文的维度,人文精神有历史的深度。 四、人文学科研究生的学习目标旨趣应重归“为己之学” 创新不仅是学术研究的灵魂,也是研究者的兴趣与动力所在。然而,“书上抄一点、个人编一点、相关学科论文引用一点”的学术行为,其结果势必从不乐于发现问题,到不善于表述问题,进而不敢于提出问题,最终陷于写作举步维艰、学术创新成为空谈的困局。文科研究是一个穷研物理、探求本真的学术思考过程,它需要研究者的学术热情与学术兴趣的激发,而这些离不开研究主体的问题意识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刻体验与反思。 创新始于问题的提出,终于问题的解决。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也是研究的动力。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关于“科学开始于问题”的名言同样适用于文科研究。“问题”从何而来?首先来自于专业阅读,书读得多,必然会提出问题。“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或传统教育中,自古以来就存在“为己之学”和“为人之学”两种不同的学问。“己”既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己”,也是“反求诸己”、“反躬修己”的“己”。这既是人文学科治学态度问题,也是治学的目的,旨在强调一种道德价值而非功利价值。古之学者读书有所收获和感悟,为了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渴望便去写书。从害怕《庄子》,到走进《庄子》,著名学者、作家王蒙用了大半生。当77岁高龄的王蒙完成“庄子三部曲”时,“王蒙与庄子,不是追随,不是驾驭,是同行,是共舞,是大能量之人的思想缠绕与燃烧,心如涌泉,意如飘风。”[7]儒家所推崇的这种“为己之学”之所以成为历代文人志士的动力之源,是因为它在揭示人文学科的求学之本与人文知识分子精神世界追求的同时,强化了人文学科研究者对生活的体验、对社会的问题意识。产生“问题”的第二条途径是社会实践,这是更重要的源泉。论文写作树立问题意识,就是以问题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宗旨,在读书和调研中寻求解决的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意识的实质是我们对社会发展、人类未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每年的“国家社科基金指南”、各部委列出的项目指南,反映的就是党和国家以及各条战线最关心、最希望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可以根据这些问题寻找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选题。 人文学科的研究不仅离不开以情感为动力的问题意识,还必须走向以意义追寻为内容的理性思考。要实现这一目的,对客观世界的深刻体验是关键。“体验”实际是通过一种亲历性和在场感,强调人文学者对世界的认识和把握的一个内化过程。在这一环节中,主体在场是关键。“在场”指的是研究者现场的观察、切肤的体验和透彻的判断。虽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和逻辑的思辨,但更取决于研究主体的“亲在性”以及与社会生活融入的程度。文艺界的假唱是指演员利用事先录制好的歌曲来代替现场演唱而为观众深恶痛绝的行为,因为这是一种演唱者情感不在场的欺骗。中国历代文人的“为己之学”强调的是研究主体的“在场”,而“在场”与否绝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上的概念,更重要的是精神的理解与情感的投入。虽然,体验离不开社会实践,但正如同经验不等于科学一样,实践也不等于真理。因此,判断想法的批判性思维与产生想法的创造性思维一样重要。前者强调的是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严谨审慎的作风。总之,实践也好,体验也罢,绝不是伴着热点闹,跟着潮流走,而是以身心俱至的生命体验,在独处静察中批判反思,在深思熟虑后反复求证,以便得出经得起检验的判断。 如果我们将文化自卑和文化自救视为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两种基本态度,那么,文化自救不失为今天文科研究生面对现实走出困境的一种积极态度。 参考文献 [1] 关于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样检查的通知 [EB/OL].http://xwb.hnedu.cn/chuangxin/wenjian/20100720100701093413_ 359.html. [2] 景海峰.中国哲学“体知”的意义——从西方诠释学的观点看[J].学术月刊,2007(39):64-66. [3] 秦晖.社会学的意识:价值关怀与实证研究[N].南方周末,2010-10-20:E24. [4] 易中天.小板凳上做的学问[N].南方都市报,2011-05-17:B21.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21. [7] 陈亚杰.王蒙与《庄子的奔腾》[N].大众日报,2011-07-29:A14. (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年第3期) |